財聯社9月14日訊(記者夏淑媛)截至9月14日炒股配資論壇,共有85家財產險公司在保險業協會網站披露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這些公司的資本充足率和風險承擔情況也隨之浮出水面。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在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面,42家財產險公司環比有所提升;41家環比出現下滑;2家保持不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來看,43家環比提升;2家保持不變;40家環比下降。就整體趨勢而言,披露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85家財產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化明顯,8家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其中,珠峰財險、前海財險、都邦財險、安華農險、富德財險、渤海財險、華安財險風險綜合評級均為C類,安心財險為D類。
據安永(中國)保險投資精算與風險管理團隊總監余誠介紹,償付能力充足率由實際資本除以最低資本得到,而資產負債管理直接影響保險公司的實際資本和最低資本。良好的資本結構要求股東投入資本和公司所賺資本是實際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如果外源性資本占比過高,或者公司所賺資本很小甚至為負,都視為資本結構不健康。在財產險行業中,大型公司盈利能力較強,資本質量整體健康;中小公司盈利能力較弱,資本質量參差不齊。與人身險公司不同的是,財產險公司一般沒有未來盈余,未分配利潤是公司所賺資本中的主要正向貢獻。
二季度末40家財產險公司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下滑
2023年9月,《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的發布進一步優化了償付能力監管標準,實施差異化調節最低資本要求以及優化資本計量標準和風險因子,一定程度緩解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財產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依次為237.9%、210.2%,環比分別提升3.8個百分點、3.9百分點。
其中,在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面,42家財產險公司環比有所提升;41家環比出現下滑;2家保持不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面,43家環比提升;2家保持不變;40家環比下降。
從整體趨勢來看,披露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85家財產險公司,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化明顯。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18家險企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超過500%。其中,開業不久的比亞迪財險、融通財險及漁業互助,其償付能力充足率依次位列財產險公司前三。
業內人士表示,新成立的公司由于業務規模較小,其償付能力充足、風險狀況良好,但是隨著業務的開拓,這些公司的償付能力也會下降,逐漸趨于常規值。
數據顯示,與一季度末相比,比亞迪財險二季度末的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環比下滑超過2000個百分點。
此外,包括融通財險在內,廣東能源自保、中鐵自保、中石油專屬自保、中遠海運自保、鼎和財險等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其背靠能源類或交通運輸類央國企股東業務資源,盈利能力出色,償付能力也較為充足。
上述“富二代”險企之外,以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大地財險為代表,這些規模優勢明顯、市場地位穩固的公司,其償付能力整體呈現上升趨勢,波動幅度較小。
此外,上半年分別有錦泰財險、長江財險等通過增資成功“補血”償付能力。其中錦泰財險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從一季度末285%大幅提升528個百分點至813%;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從268%上升為797%。
值得注意的是,在41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以及40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下降的公司中,整體以中小型財險公司居多。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財險市場集中度偏高,而且市場格局基本固化,大公司在資本、品牌、數據、渠道等方面都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除少數強股東背景和專業公司外,其余中小公司有限的保費規模很難對固定成本進行分攤,大多呈微利或虧損狀態,轉型壓力較大。
渤海財險、安華農險、都邦財險等8家財產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
按監管規定,償付能力達標須同時滿足三大條件:一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是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三是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
截止9月14日,在85家披露2024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財產險公司中,有8家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
具體來看,珠峰財險、前海財險、都邦財險、安華農險、富德財險、渤海財險、華安財險風險綜合評級均為C類。不過,這7家險企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在監管“紅線”以上。
在8家財險公司中,僅有安心財險一家風險綜合評級為D類。同時,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均為-884.85%,三項指標均踩“紅線”。
據悉,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安心財險的償付能力開始出現不達標的情況,至今已連續13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D類,連續14個季度償付能力為負值。當前,公司已被責令暫停車險新業務,短期健康險也已無法經營。
前海財險的風險問題也較為突出。截至二季度末,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06.1%,比一季度末的124.15%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滑,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逼近紅線。數據顯示,本年度,前海財險已凈虧損1588.6萬元,綜合成本率高達122.36%。
自2022年一季度開始,珠峰財險風險綜合評級便由B類轉C類,成為償付能力不達標險企。2024年一季度,該公司風險綜合評級仍為C類。
從老牌農險公司安華農險來看,該公司2022年四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由BB類連降兩級至C類。由于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風險,安華農險2024年一季度風險綜合評級仍為C類。
據都邦財險披露,其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可資本化風險,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低于150%,內源性資本占比處于較低水平。二是公司治理效果不佳,導致操作風險評分較低;三是盈虧情況、保費增速、已發生已報告未決賠款準備金發展偏差率、立案注銷率等指標在行業排名中處于較低水平。
據悉,渤海財險2024年一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 C,主要由于2023年四季度末公司流動性風險等監測結果表現不佳。渤海財險表示,將持續加強對流動性風險的監測和評估,推動資產端、負債端的協調聯動,持續改善凈現金流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可能會限制業務發展和影響信用評級等。
據悉,今年8月9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互聯網保險公司之外的財產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最近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風險綜合評級為B類及以上。
由于償付能力不達標,截止目前炒股配資論壇,已先后有華安財險、安華農險、都邦財險、渤海財險、前海財險5家公司宣布暫停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
作者:專業配資 發布時間:2024-09-15 13:06:35
2025-04-21
2025-04-18
2025-04-14
2025-04-11
2025-04-08
2025-04-06
2025-03-31
2025-03-27
2025-03-23
2025-03-19
2025-03-15
2025-03-14
2025-03-12
2025-03-09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