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9月5日電(記者張強)第二屆深空探測(天都)國際會議5日在安徽屯溪開幕。在會議主論壇上配資天眼,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天問三號任務總設計師劉繼忠介紹,中國天問三號任務計劃在2028年前后實施兩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樣品返回地球。
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始于64年前,至今已有7個國家(國際組織)開展了47次火星探測任務,實現了對火星的飛掠、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而難度更高的火星取樣返回仍面臨諸多挑戰、有待突破。
在科學研究方面,中國的天問三號任務將確立生命痕跡探尋為第一科學目標。在工程技術方面,將火面采樣、火面起飛上升、環火交會和行星保護作為關鍵技術,規劃13個階段,采取就位和遙感等探測方式,開展基于生命痕跡全鏈條要素的火星樣品研究和數據研究,保證樣品拿得回、科學有發現。在行星保護方面,履行國際公約,開展前向和返向行星防護,確保不污染火星、不污染地球以及樣品的原始性。
劉繼忠說,天問三號任務將開展國際載荷合作、樣品和數據共享、未來規劃共同研究等三方面的國際合作。與全世界科學家聯合開展火星樣品和數據合作共享研究配資天眼,聯合各國或科研機構開展火星科研站的使命與任務定義、需求分析、概念研究、實施方案設計,以及關鍵技術攻關等,共建火星家園。(完)
作者:股票配資 發布時間:2024-09-06 20:37:17
2025-04-21
2025-04-18
2025-04-14
2025-04-11
2025-04-08
2025-04-06
2025-03-31
2025-03-27
2025-03-23
2025-03-19
2025-03-15
2025-03-14
2025-03-12
2025-03-09
2025-03-05